2025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、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策部署,为实现“十五五”良好开局打牢基础。
一、工作目标
——经营性指标:力争实现营业总收入3.4亿元。完成供水6900万吨。完成污水收集处理5800万吨。新增用户1万户。
——管理性指标:出厂水水质综合合格率99%,管网水水质综合合格率99%。管网及附属设施维修及时率99%。水费回收率98%。漏损率力争控制在10%以内。
——建设性指标:完成三水厂配套引水管道工程、第二污水处理厂(二期)、应急供水抢险基地新城、白马、高桥基地建设。继续推进一污二污截污干管改造及设备更新项目、老旧小区供水管道改造项目,配套跟进城市供水管网,启动三水厂(二期)项目建设。加快直饮水业务推广建设。
——党建类指标: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和上级党委党建工作安排,全面从严治党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、党风廉政建设,扎实开展和谐企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。
——安全类指标:确保安全供水,达标排水,安全责任事故“0”发生。
二、主要任务
为完成以上目标任务,我们将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抓手,加强作风效能建设,持续推进实施降本增效、人员瘦身等专项工作,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。
(一)夯基固本,确保供排水安全稳定。为确保供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,我们必须加强生产调度,确保各个环节的协调一致,最大限度控制生产成本。加强各生产设备、仪器仪表的定期维护保养,以保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。同时,生产和应急物资的管理也需进一步完善,确保在任何紧急情况下都能迅速响应,为社会提供持续稳定的供排水服务。
(二)深挖潜效,持续做好降本增效。从物资管理、生产流程优化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等多个关键维度深入挖掘潜在效率,致力于降本增效,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。我们将充分利用智慧水务平台所提供的实时监测、智能化分析等强大功能,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预测,精准地识别出各种潜在问题和风险点,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,有效降低漏损率和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。同时探索将智慧水务平台融入企业各部门的内部管理,实现对成本控制的持续优化,实现各项资源的高效利用,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(三)笃行务实,积极争取政策支持。针对污水处理费收支倒挂问题、金沙江原水费、清费顺价、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,我们将采取积极包装项目,向上争取资金等措施,争取政策支持,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政策导向,及时调整策略,抓住机遇,应对挑战,全力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和供排水基础设施项目推进。
(四)众志成城,全力推进项目建设。一是完成三水厂配套引水管道工程、新城片区、白马片区及高桥片区应急供水抢险基地建设和二污(二期);二是启动三水厂(二期)项目建设。不断完善供排水体系,提升供排水保障能力。
(五)锐意进取,开拓创新发展思路。一是积极拓展市场和业务范围。寻求与周边城市的水务合作机会,探索跨区域经营直饮水、水质检测等业务的可能性,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。二是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束缚,勇于探索新模式、新路径。在智慧水务建设方面,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,提高管理智能化水平。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,落实落地末位淘汰制。
(六)永葆初心,始终坚持党建引领。一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*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,完成党委、纪委换届工作,充分发挥党委“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保落实”的领导作用,确保企业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。二是按照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、省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、市纪委八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,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,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,为公司的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,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。
路虽远,行则将至;事虽难,做则必成。新征程的号角已然吹响。这一路虽荆棘丛生,但每次挑战都是成长磨砺,每个困境都是蜕变契机。在这龙蛇交替之际,让我们带着龙年的豪迈与荣耀,以蛇年的灵动与睿智,昂首阔步,向着新的目标勇毅前行,共筑内江水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!